现代的很多欧洲女性,都会觉得自己的腿、胳膊等处的毛发过于旺盛,所以常需要清理毛发,因此有一些欧洲人知晓了亚洲人身体的奥秘后就很是羡慕。不同地区的人类,毛发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,从头发就可以很好地分辨亚欧非等人类族群。更大的变化发生在人类的和黑猩猩等现存的人科物种(也有的划在别的分科中),在基因存在大量相似(相同)的情况下,人类和黑猩猩等物种却有更大的外部差异。面部,黑猩猩的后脑勺更扁平一些,上下颌却更加突出;人类下肢构造更适合直立行走,黑猩猩虽然也能直立行走,但是直立的时候身体的重心和下肢并不在一条线上,这导致它们不能长时间直立。虽然有大约96%以上的基因相似,但黑猩猩和人类却有相当大的差异。人类的毛发数量非常多,可是绝大多数的毛发已经蜕变为汗毛,扎根在汗腺之中,有助于汗液的排出、导流汗液,但是在保暖方面的作用已经基本上消失了,汗毛也就在极端寒冷的时候,会随着立毛肌的收缩而竖起,这样的话可以稍稍减缓体表的空气流动,减缓热量的损失。可为何有共同的起源,人类和现代的黑猩猩却有如此大的差异?从生存竞争方面看,物种的种群扩大之后就需要扩张,可是往往是更强悍的种群坐享其成,其它的族群被赶跑。人类的祖先就是被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的祖先赶到地面上生存的。来到地面上之后,人类的祖先需要探索更大的活动面积、探索新的食物,避免种群的灭亡。而黑猩猩等大型灵长类动物的祖先却依旧停留在树上。树上的生活食物更丰盛,也更加要隐蔽。隐蔽有两层意思,一方面能减少天敌的袭击,无论是大型的飞禽还是走地的猛兽,在树上难以捕食黑猩猩等大型的灵长类动物;另一方面,树上的生活由于树叶的遮蔽,能减少阳光的直射,而东非草原的气候并不是很炎热,而且昼夜也有一定的温差。可是这样的话,褪去毛发岂不是生存更加艰难?没错,在一定时期内确实是如此。科学家们根据现存于人类身上的头虱、体虱、阴虱的基因生物钟发现 ,这些虱子㡷是一家,在大约114万年前开始分化、而虱子的生存离不开毛发,它们需要寄居在毛发的底端摄取人体代谢产生的有机物,可是人类会出汗,汗液会导致摩擦降低,虱子就进化出和所处部位毛发直径相应的钳子内径,能攀附在毛发上。从那之后,因为毛发的变化,虱子也逐渐变化。在东非,气候较为温暖,而猿类动物本来就有群居的习惯,毛发的蜕变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完成的,所以最初尽管毛发的保暖效果降低了,可人类的祖先还是通过抱团取暖等方式适应了下来。而地面生存更艰难,推动人类大脑思考,人类脑子的演化更迅速,人类的祖先敏锐地观察到一些事实:洞穴中更加暖和、可以利用雷劈等情况产生的自然火焰取暖,在东非草原上,毛发对保暖的作用降低了,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弥补。而地面的生存使人类的祖先需要适应新的食物,于是汗腺、足弓等结构演化了出来,后者可以降低奔跑落地时的缓冲,使得人类能较长时间奔跑,可是长时间奔跑细胞产生的热量也更多,哺乳动物作为恒温动物,如果不能及时地将体内的热量清除,长时间的奔跑将使恒温动物体温升高而导致多器官脏器的衰竭。所以自然选择又导致人类产生了发达的汗腺,汗液蒸发可以带走大量的热量。逐渐地,人类大多数的毛发都已经蜕变成细短的汗毛,只留下了少数的毛发,比如腋窝、胯等处大汗腺附近的毛发,头发,睫毛、眉毛等。腋窝的毛发可以增加摩擦、导流汗液;头顶的毛发可以减少阳光的灼伤;睫毛可以防止异物进入眼睛,也可以清扫进入眼睛表面的异物;眉毛可以形成一道屏障,避免脑门上的汗液流入眼睛。现存的毛发都有它存在的意义。实际上,人类并没有褪去毛发,现代科学家已经找到了控制各处毛发的基因,它们分布在各个常染色体上,只不过由于不同的演化历程,加上基因突变的随机性,现代的人类和黑猩猩在存在一定相似的基础上又出现了较多的不同,使人类和黑猩猩分别为两种物种。
声明:个人原创,仅供参考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